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由副主任沈岩院士率队,由计划局孟宪平局长、郑永和副局长、医学科学部主任王红阳院士、副主任冯锋教授、教育部科技司陈盈晖副司长等9位管理专家,王红阳院士、王威琪院士等16名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评审。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海扶超声聚焦刀发明人王智彪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研究”获得基金委委务会议批准,成功跻身为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的“国家队”。
该专项对项目创新、人才队伍、平台建设、工作基础、项目管理和经费运行要求极高,资助强度达6000万元,成为迄今为止重庆市最大的基础研究类项目。项目涉及学科门类跨度较大,也是迄今为止组织管理难度最大的项目。
今年年初,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推动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制工作,中央财政拨专款设立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由教育部和中科院组织推荐。
[%page%]
9月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专家委员会会议,投票确定了现场考察及评审的入围名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随即展开项目论证。
自今年4月立项建议申报以来,该项目一路过关斩将,历时近一年时间,经过重庆市教委和教育部推荐,医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遴选、基金委全委专家委员会综合遴选、现场考察和全委专家委员会评审,委务会议审批,从全国数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
2011年9月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会议,投票确定了现场考察及评审的入围名单,重庆市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随即展开项目论证。10月15日-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由副主任沈岩院士率队,由计划局孟宪平局长、郑永和副局长、医学科学部主任王红阳院士、副主任冯锋教授、教育部科技司陈盈晖副司长等9位管理专家,王红阳院士、王威琪院士等16名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一共20余人组成项目考察组,莅临我校现场考察“球形聚焦集声系统”项目。学校党政主要领导、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教委领导等先后陪同考察。11月22日,该项目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最后一轮答辩,答辩会上,该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智彪教授和现场考察组组长先后陈述了技术报告、考察报告和财务报告,一举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
[%page%]
王智彪教授领导的海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在超声治疗原理及其设备研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研制了第一台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科研设备,通过系列超声医疗科研产品研发,长期以来,团队通过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验证新原理、获取新数据积累了明显的技术与人才优势,获得了973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诸多科技荣誉。
王智彪团队顺应国家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着力开展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工作,主动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占领国际制高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项目可望为声学、医学、化学、材料科学等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推动资源共享,大幅提高我国超声医学乃至声学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同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资助的还有北京大学,以及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科院大气所、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7家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
[%page%]
王智彪教授简介:
王智彪教授,男,1958年6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妇产科学、超声治疗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现任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973”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超声治疗学会常务理事、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20年余来,他潜心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阻碍HIFU无创治疗技术发展的难题,即HIFU在组织内聚焦规律及剂量学等。先后承担了40余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超声聚焦刀,该设备已在全国40余家大型医院成功治疗各类肿瘤患者上万例,并出口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10个国家,已通过MDA、CE等认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培养研究生50余名。
99子宫网小编推荐阅读:
龚晓明博士采访王智彪教授
王智彪教授谈女性健康视频
妇产科专家王智彪教授接受采访
王智彪当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海扶刀”发明人王智彪教授接受采访
王智彪教授出席美国声学学会第161届学术会议并作报告